铜炉是中国明清两代重要文物,也是工艺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当然,在青铜时代后期,铜香炉已出现于贵族的生活用具中。至秦汉,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具和兵器制造,铸铜更多地用于高档家具和生活用品,促进了铜香炉的发展。
烧香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,古人烧香很多,因此香炉的用途很广泛,主要有三大用途:一是在礼俗环境下用来烧香;古时无香水,凡入朝觐,或拜谒尊贵,必须将衣裳熏香,方不失仪。到清朝后期,西洋香料传入我国,这一风气逐渐消失。其次,书斋里必备的文玩。古代人阅读须焚香,可消除室内的浊气,刺激心灵,保持心境愉快,便于诵读,有益于理解和记忆。三是用于墓园、庙宇和豪宅的烧香、拜佛、祭祖等。焚烧器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,汉唐时期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,出现了以各种材料制成的烧香器具。元末明初,随着铜铸工业的迅速发展,原来用其它材料制成的香炉,逐渐被铜香炉取代。
明初至清中叶是铜炉制作的鼎盛时期,匠人在漫长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精湛的技艺,形成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特的传统。与此同时,在各个历史时期,铜炉工艺美术各具特色,这又给铜炉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。这类艺术作品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,精巧得可以炫人的思想,其艺术价值在当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。